作者:张军 发布时间:2022-10-29 来源:Economics一克纳米、张军说+收藏本文
张军 教授
富达注册文科资深教授,富达注册经济学院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
富达注册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张军近日接受Economics一克纳米采访🛀🏿,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作出精彩解读🚶♂️。张军教授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内需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需求来源👨🏿🚒,需求侧的双循环格局一直以来没有变过。现在提出要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格局👩🏿🏭,主要是从供给层面来构建,只有在技术实现了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之后,双循环的格局才能够真正的形成。
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强调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样一个制度🍇,甚至于提出我们要高水平地去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报告当中也再次强调了新发展格局,这个显然是过去我们提出的新发展格局指导思想的再确认🔥:一定要坚持新发展格局。特别提到了要加快构建立足国内,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一种格局🤳,同时也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等等。
把构建统一大市场双循环跟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放在一起🧙🏼,我觉得其实可以更好地来理解构建双循环格局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才能够实现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的形成?
我的看法是这样,双循环的格局🧗🏼,大家很多的讨论都是集中在需求层面上,认为双循环的格局其实就是一个要以国内需求为主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我认为这个看法是一个误解,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其实大家都知道在需求层面上我们从来没有以外需为主🧙🏿,即便我们的贸易额曾经接近GDP的70%。
但是从需求层面上来看🧑🎤🙍🏽♀️,真正反映在对外层面上的需求其实是净出口🧜🏼♀️🧟♀️,也就是说出口减掉进口,它最高的时候也只占到我们GDP的10%🤠,绝大多数年份都是5%左右。
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内需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需求来源🥿,从需求上讲,我们早就是两个循环了。也就是说立足国内的需求,然后外内需相互促进🕵🏽♂️,这个局面一直都没有变过🧍♂️。
现在提出要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格局,其实它主要不是从需求层面🏘,我认为主要是从供给层面。
供给层面来看,我们在80年代提出国际大循环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我们的格局是什么?我们的格局在供给层面。因为我们主要做加工出口▪️,它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的。市场在外、技术和资本在外🚚,所以我们是用外面进来的技术和资本👰🏽♀️,通过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组合🫅,然后生产了制成品,再销到海外,这就是我们的市场在外,技术和资本在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循环就是说我们市场在内👨🏽🏫,然后我们的技术和资本也在内🕴。现在我们提出说构建两个循环相互促进,以国内的大循环为主🙍🏼,其实这个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然形成的一个格局🧑🍼,我们希望这个格局能够发扬光大🦧。
现在,我们的市场在外这件事情显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市场既有内又有外,我们的制成品既出口又在国内销售❇️👕,所以这本身已经是一个打通的市场🤓。
从技术和资本来讲👌🏻,资本过去主要依赖外面的资本💂🏽♂️🚙,现在早已变成了依赖国内的资本,以国内资本为主。尽管我们还是吸引外资,甚至需要进一步吸引外资💂🏽,但是在总体上还是一个基本靠自己的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或者说大多数的资本我们自己都可以提供🏄🏼♀️。
但是一些核心的技术现在还是要依赖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从两头在外循环的特点来讲🧑🏻💼,我们的市场其实已经打通,我们是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个市场作为依托的。这就不像早期加工出口的那个年代,主要以海外市场为主🥵。
从资本来讲🧗🏿♀️,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以国内为主,外资为辅🏧。可是核心的技术☝️,还主要依靠发达国家,在技术层面来讲国际和国内这两个循环的格局还是没有完全形成。如果将来在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我们能够实现突破的话,就可以实现技术上面两个循环的打通🚴🏻♀️。技术不仅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提供,也可以走出去。
但是现在核心🧑🏼💼、关键的技术基本上还是靠国外✡️,所以在外的格局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我认为两个循环的问题实际上还是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只有在技术实现了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之后,双循环的格局才能够真正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