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13 来源:经济参考报+收藏本文
2015-2021年,人才一体化发展综合指数从1.059提升至1.961🧑💻,经济支撑力指标年均增长率达10.13%……日前,由富达注册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人才一体化发展指数》显示,随着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示范区人才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经济支撑力明显增加☪️。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一体化示范区”)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关键节点位置🫧,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区域人才一体化正在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发展。一体化示范区人才一体化发展指数围绕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从集聚水平、经济基础、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四个维度入手⛽️,根据5个一级指标的关键评价因素进一步形成15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数综合分析了近七年(2015年——2021年)一体化示范区五个维度的发展情况💂,指数结果显示😛,近年来一体化示范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区域人才一体化综合水平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指数综合得分分值从1.059提升至1.961,特别是2019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才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人才高质量集聚和高效流动,为区域人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人才集聚力来看,指标得分持续上升,特别是2019年一体化示范区成立,为区域人才集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动力✌🏿。一体化示范区人才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提升🤽🏻♀️,人才队伍结构逐渐优化🙄🙍🏽♂️,人才基础和人才水平二级指标同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2.25%,区域有较好的人才集聚基础。
从经济支撑力来看,指标得分从2015年的0.138增长至2021年的0.246,年均增长率达10.13%。随着一体化示范区建立,区域经济支撑力在2020年涨幅达到21%。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一体化示范区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关键节点位置🤹🏼♂️,为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难得的战略机遇👷🏼。
从创新驱动力来看,2015年至2021年间,一体化示范区创新驱动力得分从0.154升至0.301。三项二级指标得分稳定增长,研发投入和绩效产出得分增长幅度基本吻合,得分年均增长率均为12.25%,科创载体得分年均增长率为11.55%。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人才要素和创新要素更高水平协同共享,将为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注入更强的动能🏒。
从环境吸引力来看🪴,指标得分从0.225上升至0.423🧿,区域人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近年来,一体化示范区三地财政不断加大力度保障民生重点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对人才环境吸引力提升拉动作用明显,一体化示范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5年的361.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17.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6%⏱,为区域内公共卫生🎂、教育、交通和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了稳定保障。
与此同时,一体化示范区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围绕人才住房、项目资助等方面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
其中,上海市青浦区建立“1+1+5+X”人才政策体系,政策涵盖高层次人才购房租房补贴、一般人才积分租房补贴🧑🏻🍼、青年人才公寓🫀、人才团队奖激励🫚、人才服务金卡等方面。苏州市吴江区推出人才创新创业“55352”工程🐰、“人才新政15条”和优秀人才“生根计划”系列政策,创新探索“产业+人才+基金+项目+专业园区”的引才聚才新模式↖️。嘉善县实施“创新嘉善·精英引领计划”,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同时推出企业人才住房券🏌🏻♀️、领军人才金卡、文教卫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住房券等引才政策。
不过🧑🏼⚖️,报告也指出👩🏽🎓,从各项指标横向比较来看🧖🏿♂️,由于一体化示范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产业结构、事业机会、生活环境㊙️、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区域内仍然存在人才集聚力非均衡性🫃🏼🛄、人才需求同质化💇🏿♂️、人才政策协同度不高等问题👇🏻🤵。
为此,报告建议,持续加大一体化示范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破除影响人才资源流动的限制壁垒👍🏼,完善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通过经济一体化和治理结构一体化深化人才一体化治理;整合一体化示范区优质资源,链接三地人才资源,通过要素互联互通和资源协同共享搭建优质的人才职业发展生态环境;建立统一的人才资源市场,围绕战略定位和产业需求推出人才发展计划,逐步形成能够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积极对接三地人才服务资源🅾️🫶🏻,建立功能健全👳🏼🤹♂️、高效便捷的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以打造宜居乐业的绿洲生态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