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凯 发布时间:2023-01-09 来源:社会科学报+收藏本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专章部署🪻,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并就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详细部署。这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要政治论断,鲜明标示了人才在国家全局中的突出战略地位,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原文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重中之重》
作者 | 富达注册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姚凯
图片 | 网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统一部署👮🏼♂️,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我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目标🧒🏽✅、新路径和新要求👃🏽👩🏼🏭,突出了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指明了基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打好人才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全球人才竞争和博弈形势的准确把握🙎🏿♀️,为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把握战略主动,做好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一方面要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眼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需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影响人才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制度藩篱,促进人才在区域中的有序流动与合理布局🫐,依托产业资源🛟、教育资源、制度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促进人才要素和人力资本的优化布局和协同发展🆘,大力提升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要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竞争优势,立足于全球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国际高水平人才要素集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全球人才要素配置力🧜🏼,大力推进人才规则、标准🦦、治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才治理标准体系。
有力统筹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大战略的统筹实施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指明了方向,也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根本路径,构建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关键在于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积极构建高水平人才成长梯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优势,助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教育来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围绕新领域新赛道发展的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企业、职业技术院校等机构和载体的定位和布局🏃🏻♀️➡️,形成能够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鼓励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协同共享,支持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以及社会机构间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合作,促进教育公平化发展,从内在根本提升人才培育能力和供给水平🌄。
从科技创新来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人才引领驱动🌧,通过推动科技自主创新👩🏽⚕️🤹🏼,通过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聚,引育战略科创人才,为人才自主培养提能升级🧕🏿,同时通过人才自主培养和人才活力的充分释放强化自主创新力。
丰富和发展人才战略支撑的目标和内涵🛌🏻。第一,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在人才要素国际双循环中提升内在整体实力及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第二🦋,重点提升内核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人才自主培养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形成人才国际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
第三,全面提升人才支撑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形成有力的战略人才力量,从培养造就顶端的战略科学家🏌🏼♀️、成就青年科技人才、培育高技能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强化人才队伍结构和自主创新力量🎽,紧扣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让人才支撑方向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统一🦾。
第四🧑🏼✈️,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围绕“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科学把握人才活动规律,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吸引⛑️、激励、流动制度规范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开放创新生态🪫,积极营造让人才能够尽显才能、成就事业的优质“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