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军 发布时间:2024-06-0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收藏本文
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了30万亿元😏。在我国经济版图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实早在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就上升为了国家战略,意在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向更高层次发展。富达注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张军教授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采访,就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一体化发展究竟取得哪些新成效?本周一,在杭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新闻通气会上,发言人介绍道🚈👂🏿,2023年,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7%🧏🏼♀️,这个数据占全国比重的24.4%。这个数据背后🤚🏽,对于民众来说,在带来着方方面面具体的变化。
沈先生在二十多年前就患有高血压,治疗的药物需要长期服用。由于过去主要工作和生活在江阴市,他的医保只能在江阴使用。而退休后他也时常在上海生活,因此在这里的买药问题在前几年一直困扰着他。
长江一体化管理后🏄🏼♂️,《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推动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其中👨👧👧,就医购药方面是重点之一💂🏻♂️。像沈先生这样的异地购药者,现在仅需做好异地就医的备案手续9️⃣,就可以在上海的药店直接购药,省去了很多程序🧑🏼🍳,而购药的医保报销比例也和原居住地持平。“三省一市”范围内的其它城市,也在跟紧步伐做到购药就医便利化。
上海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 王伟俊🧘🏽:去年我们上海市已经开通了异地就医🧖♀️、购药的直接结算🙍🏻♀️,也就是在上海开通异地就医购药的定点药店可以直接刷卡结算购药,我们9月份在长三角示范区开始做了一个试点,并且在去年12月份在全市做了一个全面的推广,我们现在全市大概有2040余家药店开通了,基本上可以做到应开尽开了。
目前,三省一市医保系统在持续加大直接结算的病种范围🐦⬛🏋🏼。全医保服务领域的异地结算以及互联网结算系统,为长三角地区的民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医保结算服务👩👩👦👦🚮,缓解着就医垫资,以及路程消耗等痛点问题。除了医疗服务🥨,跨省政务事项也正在提升。新闻通气会上提到🥚,经过六年的沉淀,现已推动17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而最新的一个拓宽项目,即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业务✢。
上海市长宁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副主任 张宇峰🦛:上个月🧐,也就是4月25日,是我们长宁区和杭州携手共同完成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第一单业务🥷🏼。孙女士是上海人🧗🏻,在杭州有一套住房,她想来咨询一下,是不是可以把手里三本证变成一本证🐰,而且同时也想咨询一下,能不能把她老公的名字加到房产证里面去,在杭州和在上海的登记类别里面有着不同的理解🏈,上海配偶加名字是属于变更登记😤,在杭州则属于转移登记,这些细节都要一一确定好。
以往,这类业务需要亲自前往房屋所在地办理,但现在,仅需在家附近的事务中心即可完成远程办理🍟。孙女士和家属带着证件来到上海市长宁区的事务中心🈂️,办理杭州余杭区房产的变更登记,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的线上“虚拟窗口”,长宁区与杭州市登记服务中心进行了连线🌴🅱️,仅30分钟时间🕚,孙女士的诉求便得以解决💢,新办的房产证通过快递寄送到他们手中🤾🏼♂️👂🏿。截至目前,该事务中心已完成两起异地事务处理。本周🤱,门店陆续有人前来咨询。
沪苏浙皖四地都正在构建“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服务模式,这样一来,便能够通过网络以及各省市合作机制🚏🧟,从而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合理地节省民众的办事时间和经济成本。属地之间的藩篱与隔阂,正在被不断打破🛀。
富达注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院长 张军:“三省一市”有40多个地级市,这里面的万亿GDP城市就更多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的份额🟧。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国家要推动的区域融合的试验田,具有引领作用,很多制度上的创新、政策上的协调就形成了很明显的所谓的同城效应🤛🏼。我们设计一个制度能够让投资在更大的范围里面,根据市场原则自由选择,但是同时它所带来的收入能够在相关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享,这样就更加畅通了🧚🏿♀️。所以现在在示范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根据这个想法、根据这个思路来设计相关的利益共享这样的机制、政策。
作为中国经济开放度和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无论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还是教育医疗🫕、社会民生等软实力,都位居全国前列🏌🏽♀️,长三角的发展除了有亮眼的数据🧹,也有一些老百姓有感的话题🔂: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只有两月左右时间🏠,很多人却会问:义乌准备好了吗🏣?近期🧫,“奥运临近🥷、义乌爆单”的话题登上热搜,足以看出当地外贸市场的活力,但这种活力又是如何造就的?仅靠义乌一座城市就能实现吗?
随着奥运会的脚步临近,距离巴黎九千多公里的浙江义乌,做足了准备🦸🏽♂️。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体育相关产品的销售量明显提升。
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总经理 杨云🧚🏿♀️🛻:整体订单量增加了30%以上🏃🏻♂️,义乌是商品销售的一个前沿,它的背后有几千家生产企业、中小微企业给义乌做一些赋能🦶,它的整体销售背后离不开整个长三角地区🥱。
县级市义乌被海外采购商称为“世界超市”,之所以外商能在义乌便捷地买到心仪的商品,是因为义乌所处的长三角🧗🏿,有着完善且高效的产业链。对此,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户温从见颇有感触🤵🏿♀️。
17年前,温从见开始在义乌售卖球迷服装,同样一件球衣💆♂️🌠、不同国家的客户有着不同的款式需求。在这间不大的铺面背后,温从见还有一支高效的设计团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给出设计方案,得益于此,他的球衣能销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温从见👨⚕️:因为世界大赛针对性很强,销售季节可能也是比较短的🧃,所以说顾客有什么需求,如果要调整要修改🏌🏽♀️,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随着订单攀升🤌🏻,温从见接单后,还需要协调工厂尽快生产,于是最近他时常往返于浙江浦江县的工厂和义乌商贸城之间。长三角的县域间有着便捷的交通路网✧,不到四十分钟🤳🏿,他就来到了浦江县的生产车间。
选择把生产放在浦江县的温从见,除了看重浦江的生产成本低于义乌,还看重浦江临近原料供应地和外贸中转地🫄,方便他灵活使用长三角区域内的各种市场要素。
富达注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院长 张军:一体化国家战略就是让这种分工协作变得更加容易了。
生产完成后🦻🏿,温从见还要尽快把货发往客户手中🌂,但近年来💚,外贸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温从见的面前。
过去,温从见的海外客户会亲自到义乌见面洽谈,每笔交易的订单量也相对较大⚈,但随着线上交易兴起𓀈,远程下单的客户多了,但每笔交易的订单量却小了,这样的现象被义乌商家称为“订单碎片化”💁🏼,这就给跨境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此类小而散的订单,跨境物流公司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减少运输成本👨🏽✈️:将来自不同商家,但发往同一目的地的商品🤘🏻,拼在一个集装箱内出口。
义乌商品需要借长三角内其他城市的海港和空港出口,以温从见的球迷服为例🤵🏼♀️,一些紧急的订单会送往上海浦东机场;剩下大部分则运往宁波舟山港👩🏿🎨。义乌为了应对外贸变化而产生的“拼箱”做法,在宁波舟山港同样能够施行。
宁波海关所属大榭物流监管二科副科长 胡峰💂🏿♀️:据我们了解其实订单碎片化的现象不光在义乌存在,为了应对这个情况,宁波目前来说有14家拼箱仓库💆🏽♂️🙎🏿♀️,可以存放不同属性的货物,这样够实现把不同的货物✊8️⃣,在一个仓库里面实现拼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货物约占宁波舟山港总体货运量的80%🫠🧓🏼,区域内的货物在港口高效流动,助力着长三角产业链的良性运转🥑。由于长三角产业链上不同城市间的充分合作,使其成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高地👩🏭,据上海海关本周公布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超5万亿元🙇🏼♂️,已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全国面积不到4%,但去年2023年,创造的GDP却占到了全国24%⚔️。除了本来就经济发达、底子好🥐,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很多新技术、新产品,也都是最早发源于这里🦽,并且很快转化成产业🔆,形成经济价值。在长三角地区有许多知名的大科学装置,比如安徽的“人造太阳”,上海的“上海光源”等。随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这些大科学装置的使用和共享也越来越方便🖌。1+1+1再+1,结果肯定不只是大于4,这又会描绘出怎样的未来之景呢?
你对1毫米是否有概念?现在把它除以1000,得到的就是1微米的世界。在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世界上最亮的光。它像一个巨大的超级显微镜,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微米甚至纳米级的世界。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富达平台副院长👰🏼♂️、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副经理邰仁忠:上海光源现在已经跃居到国际同类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前列水平,我们的量子材料、能源催化、新材料创制、新药创制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大科学装置”自诞生以来🤴🏽✡︎,就被发达国家作为提升本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上海光源,共有34条光束线、46个实验站同时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孕育着更多创新的可能。
在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类似上海光源这样的大科学装置就已经有了27个。不但这些装置实现了共享使用,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科研团队,还可以通过领用各省市发放的科技创新券,抵扣设施的使用费用。比如,上海市的创新券,每单由上海市财政按照服务费用的50%给予补贴❤️👌🏿,一年30万元封顶。即使使用的设施不在上海,同样也可以兑付。
这个类似电商购物网站的界面👨👦,就是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面除了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大科学装置外,还集聚了区域内45000多套大型科学仪器,还有3000多家科研机构,可以提供芯片测试、材料测试、AI算法测试等服务。相关的企业🥯、团队像在网上购物一样输入关键词,很快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目前🧚🏻♀️,长三角区域已有超4000余家企业通过该平台申领创新券,整体服务金额近2.5亿元🫄🏻。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平台发展部部长 徐旻昕◽️:有效降低了我们这个区域的企业创新成本👇🏻,也促进了科技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对一些大企业,可能30万元补贴对他们是九牛一毛👦🏽,但是对于一些小微企业,还有一些还在孵化阶段的企业,我觉得是帮助非常大的。通过我们创新券平台🩳,不光是节省了它的成本,还让它对接到更多的优质服务机构👨🏿🎤。
为让更多创新企业🐧、团队用好科研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创新券缓解一部分成本压力👨🦽,运营平台的工作人员会定期走进创新型企业集聚的园区,按照园区内的企业类型🙅♂️,推广合适的科技资源,讲解创新券的领取和使用方法😼,让更多长三角范围内的企业、团队,知晓还存在这样的优惠路径。
随着多年对创新的投入、培育,长三角已成为我国许多新型产业形态的发源地🈺。比如,该区域的机器人产能已在全国占比超过50%😌👩🚒。一家位于上海嘉定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联合长三角地区的十多家企业,打造了首款全长三角制造的机器人,已在国内外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成功上线。为抵御核心部件进口依赖程度高导致的风险,它所有的零部件都来自长三角的三省一市,并且90%以上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
眼下的长三角地区🟤👩✈️,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发展之路🦜。随着技术的加速迭代,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已占全国3/5🆚、1/3和1/3👩🍳。目前🕯👩🏿🍳,着力培养的产业方向全部都冠上了“未来”之名: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这些描绘中的风景,正借助科技创新上的持续发力,加速成为现实。
富达注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院长 张军🏌🏻♂️🏌🏿♂️:长三角有这样一个国家使命,所以它要更早地谋划一些新兴产业,比如说未来的一些赛道、一些产业在中国的成长,应该说是谋划得比较多,这些未来产业谋划也是我们今天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很重要的来源。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已经迈入了第六个年头⛹🏿♂️。六年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除了各自获得长足发展之外,无论是便利群众的互联互通🧗🏼♀️、还是促进产业和科技发展的跨区域协作🤍,都展示了区域间合作的无限可能。过去,不少城市间的关系是竞争大于合作👍🏿,长三角一体化的宝贵之处在于🌟,给了我们多一种维度来思考一个区域的发展,共同发挥优势,一起把蛋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