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30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2022年11月30日,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FDFRC)发布第111期CEP的调查结果🧑🏽🎄。
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19.23上调至-16.67,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11.54下调至0.00,欧元区经济的景气指数从-42.31上调至-33.33。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上调,反映市场预期二十大后政策红利助力制造业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回暖🐤。美国经济的景气预期下调,一是为缓解通胀压力,持续加息可能对美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二是美国的供应链缺口的压力依然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结构性失衡以及欧洲央行的被动加息等负面因素仍然存在,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跌幅收窄有限。”
预测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3.01%0️⃣,未来一年的通胀率3.22%。与10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预期出现下调👨🏽🏭。预测美国的短期通胀率为8.05%👼🏽,1年期通胀率为6.84%,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下调。孙教授指出🧛🏻♀️,“中国CPI景气指数下调的原因,一是来自基数效应🌴,二是农产品价格回落,尤其是猪肉的价格回落对CPI景气指数的影响较大。三是当前需求疲软🏢,市场活力不足🛁。美国的短期CPI景气预期下调反映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政策下,通胀压力逐渐释放。”
本期发布的金融行业指数与10月调查结果相比🎢,专家上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景气预期,下调保险业的景气预期。孙立坚教授认为👨🏼🦳🤏,“商业银行的景气指数上调,一是受国家支持制造业的红利的影响💁🏻,贷款业务增加。二是商业银行面临债务到期的压力,吸纳市场资金,两种效应的叠加保证了商业银行景气的稳定,反映中国的金融体系在抗风险抗债务压力中呈现的稳定的特征。二十大的政策红利对股票投资的估值带来正面影响,投资银行业务场景增加🫲🏻,景气指数上调👨🏻🦽🧁。保险业景气指数下调,反映近期债务到期压力较大,保险业的发展在起步走向成熟化的过程中,抗跌压力相对银行业较弱。”
与10月调查结果相比,除天津和重庆外💪🏻,调查对象各地区经济景气指数均出现下调🧑🏻💼🥔。11月最高经济景气指数为深圳和上海🤖,为23.53🛌🏼;天津经济景气指数最低,为-11.76。孙立坚教授认为🧫,“各地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地方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另外,地方政府也处在人事调整的过程中🔁,待人事调整完毕,新的政策方针落地后🧑🦯➡️,区域经济景气有望复苏。同时🚑,地方债务到期,各地政府债务压力较大🗞,也是区域经济景气指数下调的原因之一👩🌾。”
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邀请相关专家对2022年11月《富达平台-ZEW经济景气指数》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并与2022年10月的富达平台-ZEW景气指数报告对比分析🕋,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形成了以下3个主要观点:
① 三大经济体中中国经济出现回暖特征,但市场活力依然不足
② 货币政策确保流动性充裕,但债务压力挑战银行体系
③ 企业投资回暖利好股市发展🪮,但疫情变化影响地方经济
// 以下是更为具体的解读内容
”
一、中国的GDP景气指数上调,反映市场预期二十大后政策红利助力制造业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回暖🍚。美国GDP景气预期下调𓀒,一是为缓解通胀压力,持续加息可能对美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二是美国的供应链缺口的压力依然存在👨🏻🦲🪃。
2022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3.82%,与10月的调查数据相比,专家对2022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8%。从本期调查的美国GDP增长的趋势来看,专家对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是2.20%⏺,与上期调查相比下跌0.31%👼🏻。
二、中国CPI景气指数下调的原因,一是来自基数效应💂🏻♀️,二是农产品价格回落🧑🏼🏭,尤其是猪肉的价格回落对CPI景气指数的影响较大。三是当前需求疲软🕜,市场活力不足。美国的短期CPI景气预期下调反映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政策下🤾🏻♀️👨🏻🦯➡️,通胀压力逐渐释放。中国PPI短期下调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前期经济活力不足带来的投资需求减弱👩🏿🎤。中国PPI长期预期上调,反映市场预期制造业回暖将带动经济景气回暖,投资需求增加9️⃣,PPI指数回暖。
预测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3.01%,未来一年的通胀率3.22%🥕。与10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预期出现下调🍯。预测美国的短期通胀率为8.05%,1年期通胀率为6.84%,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下调👱♀️。另外,11月的PPI短期预测为0.72%,长期预测为1.31%。与上期预期判断相比🏌️,中国PPI短期出现下调,长期预期出现上调。
三🌔🦵🏽、中国的平均工资景气预期下调,虽然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回暖,但是市场预期受疫情影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的劳动力需求依然疲软,制造业回暖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正面影响小于疫情对服务业劳动力需求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下调中国的长短期工资预期。欧元区平均工资的景气预期下调,反映严重的通货膨胀、结构性失衡以及欧洲央行的被动加息等负面因素叠加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带来负面影响👩🏻🦼。美国短期平均工资景气指数下调,一是疫情管控措施放松,拉美国家向美国的劳动力流动逐渐恢复⏲。二是前期持续加息对企业的投资有收缩的效应🤚🏼,带来短期冲击⛓,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弱。但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政策后,美国企业进入调整阶段,完成资产重组和兼并收购后🟩,对新的劳动力的需求会增加,市场预期美国长期平均工资景气预期上调🧜🏻♂️。
本期预测短期中国的平均工资增长率短期为4.83%🦄,长期为4.42%👩🏻🦰,与上期相比🔥,短期下降0.13%🧎🏻♀️,长期下降0.18%🚱;短期欧元区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4.12%🆒,与上期相比下调0.13%。长期为3.89%,与上期相比下调0.12%;短期美国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8.38%,与上期相比下调0.15%📏,长期平均工资增长率为7.70%,与上期相比上调0.25%。
四🧔🏿♂️、SHIBOR景气预期下调,反映国内市场活力较弱,央行为保持货币市场的流动性,采取的货币政策偏宽松。存款利率的景气预期上调的原因,一是房贷政策、消费金融政策和资管业务的政策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增加。二是企业和政府长期债务到期,长期资金的缺口加大🌠🚣🏼♂️,导致长期资金供不应求。贷款利率的景气预期下调,是央行货币政策向下引导的政策效果🐹,同时银行配合助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下调贷款利率刺激制造业的投资需求✍🏿。
3个月期限的SHIBOR短期内(3个月)利率的预期为1.76%,1年后的SHIBOR的利率的预期为1.73%,与上月数据相比,专家对SHIBOR利率的短期预期下调0.03%,长期预期下调0.05%💬。
与10月预期相比,3个月后的年存款利率的预期为1.46%,与上期相比上调0.03%;1年后年存款利率的预期为1.47%🪲,与上月预期相比上调0.02%。3个月后的年贷款利率的预期为3.59%,与10月调查的结果相比下调0.08%🙋;1年以后的年贷款利率的预期为3.48%🧑🏿💻🍯,与10月预期相比下调0.04%。
五⚈、上证指数景气预期上调,一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近期结构性的变化,债市资金向股市资金转移的特点💇♂️。二是二十大后政策红利助力制造业发展♟,有利主板市场企业的估值👭🏻。同时,二十大的强国战略中科技创新的地位日益显现,市场资金的投资方向可能会作出调整,流向科创板,市场预期创业板指数下调,科创板指数上调。国内经济的复苏,同样带动恒生指数的走势,同时美国通胀压力放缓,美联储加息步伐放慢,资金回流美国的势头减弱🪷,也有利于恒生指数的景气指数回暖。前一阶段主要经济体都因不同的因素,经济活力疲软,导致短期内投资需求减弱🏍,原油需求疲软🚴🏽♂️,市场预期短期WTI景气指数下调。长期来看,中国的制造业的复苏带动原油需求上升,长期WTI景气预期上调
本期调查时的上证综合指数基准为3003.37,专家预测3个月后的预测平均值上升约50点,1年后的预测平均值上升约224个点👨🏻🦲;本期调查时的恒生指数为15827.17◼️,3个月后的预测平均值下跌约78个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480个点。本期调查时的创业板指数为2375.86,3个月的预测下跌约14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184个点🏊🏼♂️。本期调查时科创50指数为1037.18📭,3个月的预测上升约22个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157个点。WTI原油价格短期调查基准值为88.82美元/桶👈,3个月后价格预期下调1.98美元🦼。
六、 G20峰会释放合作信号,大国领导之间有破冰的迹象🧕🏽,有利于跨境投资和跨境贸易的回暖🌟。FDI输出、FDI输入、出口和进口的景气指数均上扬🙍🏻♂️。但是外汇储备的景气指数下调,一是金融账户可能有资本流出的风险。二是来自前一轮中国企业的外债到期。三是美元指数疲软,人民币相对升值,海外投资收益换回本币有一定的折算损失🫐。
22年11月外汇储备预测指数为-11.11,与上期数据相比减少约3个点👨🔬;FDI输出预测指数与10月份相比增加约7个点🚈;FDI输入预测指数与10月份相比增加约8个点;出口预测指数与上月相比增加约12个点🧖;进口预测指数与上期相比增加约3个点👷🏼♂️。
七、 二十大后政策红利助力制造业发展,国企央企的新动能的日益显现,民间消费和投资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暖,大型项目仍有政府主导,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加大和债务到期的因素叠加,借贷需求增加,国内债务景气预期上调。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家调整举外债的战略🏄🏼♂️🧏🏽♂️。从存量方面来看📔,一部分的外汇储备用于偿还到期外债,从增量方面来看,举外债需求减弱🪀,整体外债的景气指数下调🤟。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的复苏带动就业市场回暖,就业率景气预期的跌幅收窄,但是受疫情影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的就业受冲击较大,就业率的景气预期指数仍然为负。前段时间对汽车消费的补贴政策正在收尾,市场预期可能会刺激一波汽车消费,汽车登记率上调。世界贸易份额的景气指数上升,一是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复苏,二是美国为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选择通过进口性价比高的产品来代替本国生产。
民间消费景气指数为-11.11🫔,与上期相比增加约12个点👰🏻♂️;民间投资指数为-30.77,与上期相比增加约20个点;政府支出指数为57.69,与上期相比增加约6个点🥵;国内债务指数为57.69,与上期相比减少约15个点👯♀️;国际债务指数为16.67,与上期相比减少约7个点;就业率景气指数与10月份调查结果相比增加约7个点;汽车登记率增加约3个点;世界贸易份额景气指数增加约9个点。
八🎢、美国通货膨胀压力释放,得以缓解,市场预期美联储的加息步伐放缓,预计短期美元指数下跌,非美货币升值。长期来说美元走势渐趋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长期预期不变。由于欧元区金融市场的开放度相对较高🧚🏻♀️,前期欧元对美元的贬值幅度过大👨🎓,基数效应下欧元显著回升,但人民币币值受调控措施影响相对稳定,所以出现人民币对欧元贬值的预期🤷♀️🙅🏼。
专家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3个月后的平均值为7.30,1年后的平均值为7.25,与上期数据相比,人民币长短期出现贬值;专家预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3个月后的平均值为7.18,1年后的平均值为7.14,与上期数据相比🤽🏻✌🏼,人民币长短期预期均出现贬值👘。
九、商业银行的景气指数上调,一是受国家支持制造业的红利的影响,贷款业务增加。二是商业银行面临债务到期的压力,吸纳市场资金,两种效应的叠加保证了商业银行景气的稳定,反映中国的金融体系在抗风险抗债务压力中呈现的稳定的特征。二十大的政策红利对股票投资的估值带来正面影响,投资银行业务场景增加,景气指数上调。保险业景气指数下调,反映近期债务到期压力较大,保险业的发展在起步走向成熟化的过程中,抗跌压力相对银行业较弱🤱。
本期发布的金融行业指数与10月调查结果相比,专家上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景气预期🐊,下调保险业的景气预期。
十、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政策红利接近尾声👨🏽⚕️,汽车业的投资进入收缩性调整3️⃣,景气预期下调🍷。信息技术行业受地缘整治影响,关键零部件尤其是芯片面临成本压力和断链压力,景气指数下调。二十大后政策红利助力制造业发展✋🏼,与智能化制造和绿色制造行业相关的机械/工程和能源行业的景气指数上调幅度较大。另外🕗,零售贸易行业的景气指数上调幅度较大的原因,一是前期受疫情影响下调幅度较大🏄🏿♀️👱♀️,随着调控措施的调整👩💼,零售贸易行业指数反弹幅度较大✔️。二是来自我国出口的韧劲,利好零售贸易行业的表现⛳️。
与10月调查结果相比,除汽车和信息技术以外👩🎓,其他行业的景气指数均上调。其中👨🏼⚖️,零售贸易的行业景气指数上调幅度较大🙍🏻♀️🫳。
十一、各地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地方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另外💆🏿♀️,地方政府也处在人事调整的过程中👳♂️,待人事调整完毕🙋🏻♂️,新的政策方针落地后🌖,区域经济景气有望复苏♊️。同时,地方债务到期,各地政府债务压力较大,也是区域经济景气指数下调的原因之一。房价景气指数下调,从增量的因素来看,疫情的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预期疲软📨,大额支出的消费转趋谨慎,房地产市场消费活力减弱。从存量的因素来看,前期债务的压力对房地产业向前发展的动力带来一定的负担。
与10月调查结果相比,除天津和重庆外♻,调查对象各地区经济景气指数均出现下调🍘。11月最高经济景气指数为深圳和上海🖖🏼,为23.53✳️;天津经济景气指数最低🧆,为-11.76。其次,从房价景气指数来看👏🏼,与10月调查相比,调查对象城市的房价景气指数均出现下调𓀓。本期调查中🂠,天津的房价景气指数最低,为-36.11🙇♂️。
下一期对中国经济的CEP调查将在2022年12月30日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