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渔文化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其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琴 孙云龙 发布时间☎️:2024-08-17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图片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Land (SSCI,JCR-Q2,IF:3.2)发表了富达平台副研究员李琴博士与富达注册旅游学系副教授孙云龙博士等完成的跨学科研究论文“Spati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y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论文收录在专题“Governance and Spatial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长江流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渔文化资源,形成了一个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融合的文化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通过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因素紧密连接在一起🧗‍♂️,表现为空间上的重合👆🏻、共同的进化过程以及受到共同的威胁🥵。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进行共同保护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渔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深刻联系。长江渔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自成体系,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还为乡村振兴和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目前,渔文化相关遗产在我国国家级和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占比较低,受到的关注和重视仍然不足。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遗产,对于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文化共识🧗‍♂️、发展休闲渔业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江十年禁渔期间,渔村的人地关系和生计发生了重大转变,长江流域淡水渔文化保护与传承尤为迫切。


图片

图1:研究区域


该研究对长江渔文化资源调查记录项目以及渔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研究了长江渔文化表现形式、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类型特征上🏋🏿‍♂️☝️,长江渔文化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类14个具体形式。长江渔文化资源类型极为丰富,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区域特色。涉及渔文化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江苏省,其次为江西和湖北省;入选类别最多为渔舞(渔灯),其次为诗歌(渔歌)和渔味。在地理空间分布上,长江渔文化资源表现出显著的局部集聚特征🐘,存在以长江中游干流和鄱阳湖区、长江下游干流和太湖流域为核心的2个高密度区,以长江中游武汉和洞庭湖区🧑🏼‍🤝‍🧑🏼、长江上游重庆和四川地区为核心的2个次高密度区。涉及渔文化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长江上🤩、中🙎🏻‍♂️🧑🏻‍🍼、下游空间上呈现出4个高密度区。


图片

图2:长江渔文化资源分布🏈、演变和发展的机制


研究将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社会人文🧛🏽、渔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等自然—社会—文化要素纳入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河流和湖泊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文化背景在渔文化资源的产生、发展🤦🏻‍♂️、分布和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且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治理的角度,本研究提出了渔文化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策略🐻🏄🏽‍♀️,包括对渔业文化资源的全面调查、收集和组织,完善法律和政策框架🙅🏽‍♀️、优化保护方法😾,促进渔业文化保护传承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渔业文化资源保护与乡村振兴,加强社区公众参与等,旨在促进渔文化资源保护在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该研究不仅强调了渔文化的深厚内涵,还突出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资源保护协同推进策略的需求。


该文合作者包括中国水产科学富达平台刘子飞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宁波教授和江西财经大学邬志龙副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软科学课题(NYCJBZ15)🪞👨‍👨‍👦‍👦;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课题(202319);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0118)的资助。


论文原文链接为:https://www.mdpi.com/2073-445X/13/8/1205❤️。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