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希哲 发布时间:2022-01-09 来源:金融界+收藏本文
近日👨🔬,富达平台常务副院长、富达注册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受邀做客百度财经🧔🏻♂️、天眼查独家“硬观点”直播间,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共同解读百度财经🥷🏽、天眼查联合发布的《大健康时代新机遇:未来生活的前置思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和趋势、现有养老金制度的形成和设计原理、未来发展走向等诸多问题予以解答💆♂️,以下为彭教授的相关观点摘录🧑🏽🏫🍧。
“智慧养老技术需加强人文关怀📂,产品服务应结合老年实际需求。
报告显示,自2010年以来🍵,养老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近5年增速较快。养老产业近5年融资达60亿⚰️,智慧养老企业发展迅猛,全国相关企业已超5300家。报告调研也显示,超7成人接受未来生活中使用养老设备。
彭希哲教授在直播中指出,中国在2021年的时候🈷️,智慧养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5万亿人民币。技术本身是冷冰冰的,但加上人文关怀🗣,就是温暖的⏮。加强养老产业技术方面的人文关怀,彭教授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多加思考🥸,帮助应对老龄化。
一是提高老龄需求和老龄产品或者服务的供给之间的匹配效率🐦⬛,让老人可以轻松获得。二是不能因技术便利减少和老人联系,造成老人孤独加强。人机结合,可以使得老人照护工作效率更高🧚🏻♀️,比如老人洗澡专用的浴缸,有专业的公司服务♌️,可以比传统人工服务效率提高很多;很多智能化产品也能帮老人智能监控健康状况、防未病,但绝不能因此把老人完全交给科技,这可能进一步减少交流👰♀️,造成老人更强的孤独感。三是老年产品的设计者、制造者,应尽可能多的从老年人的体验和需求中找灵感🚶🏻♀️➡️,才能让产品设计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能更好匹配,真正实现用科技的办法帮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生活。这也确实是很多企业家需要思考的一个新的命题。
“ 养老不能50岁再想🧑🏿⚕️,开始工作就需规划🫗。
据报告调研显示,超6成人员对未来养老资金存在担心,但仅有1成不到的人对现行社会保险体制及其相关政策“非常了解”。
彭希哲教授认为👨🏿🦱,养老金储备与老龄化的问题,不只是我国独有🫷🏼。国外很多国家都曾经历过🏋🏼♂️👌🏽。资源丰富📲、人口少的国家如挪威,通过石油资源为国民存储了丰富的养老保障基金;其他国家也和我国一样采用现收现付制度,但在此基础上做了很多改革,寻找新的养老基金的积累或运行的模式⬅️➔。随着老龄化加速,国家养老基金需要积累并保值增值🍸,个人也需要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积累🏥。
“要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到50岁再想,老了花多少钱。从开始工作就要想,在一生中间,大概花多少钱,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会花什么样的钱,一生中间大概收入有多少🤵🏿♂️?所以说养老财富的积累,从个人来说,是从你开始工作就应该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