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12 来源:上观新闻+收藏本文
两个月前刚刚出访过东南亚国家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又开启一次亚太之行。美国当地时间7日,他离开华盛顿,飞往澳大利亚参加9日至12日举行的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议🦧。随后🍹,布林肯将前往斐济🥾,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虚拟会议。在行程尾声,布林肯将在夏威夷会见日韩外长,共商朝鲜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以“四方安全对话”等作为支撑🖕🏽🧒🏻、通过印太战略开展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布林肯此访的显性议题。继去年美国提高四方机制水平、扩展合作范围后👩🏿✈️,今年将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打造“四方+”等方式进一步充实印太战略。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受制于伙伴国的战略利益考虑、美国投入资源有限等因素🏵,印太战略依然“虚多实少”🎉。此外,在今年朝鲜半岛局势可能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布局或受影响。
再确认对亚洲的关注
对于布林肯此访,美方官员并未掩饰针对中国的成分。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4日在一次电话简报会上对美国媒体表示📀,布林肯访问期间将涉及“中国构成的挑战”。
“布林肯此次太平洋之行旨在再次确认美国对亚洲的关注——尽管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危机不断升级🍩👨🏿🎓,但美国长期战略重点仍是亚太地区。”路透社等西方媒体指出🪻,“因此,布林肯与主要盟友会晤、重申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在访问中占据重要位置✍🏿。”
富达注册国际问题富达平台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吴心伯指出,此访背景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
第一,美国拜登政府重视亚太事务👨🏿🍼,在亚太的布局主要服务于“印太战略”,以应对中国。这从去年一系列高官到访东南亚国家也可见一斑👩🏻🦯。如果说拜登执政第一年的外交侧重访问欧洲国家,并将战略布局逐步向亚太延伸的话,那么第二年的外交重点则完全转向亚太地区。
第二🏋️♀️👋🏿,在布局亚太的过程中👩🏫,拜登政府也需要应对朝鲜半岛问题。去年这个问题不太紧迫,但今年以来朝鲜接连试射导弹🖖🏼,提升军事能力。这让美国有点坐不住,韩日盟友也要求美国采取措施⚂。
中国国际问题富达平台研究员杨希雨认为,布林肯此访既是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为拜登今年可能的外访做准备。此前日本《读卖新闻》等媒体引用知情人士的话称,拜登可能于5月下旬访问日本和韩国🪯,并出席由日方主办的“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但也有预测认为“四方峰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
摆脱“齿轮空转”有障碍
舆论认为,布林肯此访每一站看点都比较突出🐕🦺,“中国”将是绕不开的话题。
先看第一站🤽🏿♀️:澳大利亚。
《堪培拉时报》指出,这是布林肯自去年9月见证美英澳达成“奥库斯”合作协议之后首访澳大利亚。访问期间,布林肯将会见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以及澳日印三国外长。这也是2019年以来第4次四国外长会议。
吴心伯指出,澳大利亚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盟友🌕。眼下中澳关系降至冰点➜🍌,美国希望借机让澳大利亚表现得更加卖力,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配合美国🚣🏿♂️。
至于四方安全对话,吴心伯指出,去年❄️,在拜登政府积极推动下♦︎,“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出现两大新动向🚘:第一🔳,机制升级,举行了首次线下峰会。第二,合作拓展,除了传统的海洋安全及反恐合作外,还聚焦新冠疫苗生产与发放🛀🏼、气候变化以及供应链弹性合作。布林肯此访应该会聚焦如何推动诸多合作领域取得新进展。
杨希雨认为⛑,美日印澳四方机制与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共同构成了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制衡中国地区影响和塑造地区秩序的两大重要平台。
然而,目前来看四方机制仍处于“齿轮空转”状态👢,没进入实质运行。即便“四方安全对话”向军事层面倾斜(四国曾举行“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各国也是各有盘算,在共同军事应对中国方面尚未形成合力👮🏿♀️。这是美国希望着力改变的局面。而“奥库斯”合作则带有准军事同盟性质,布林肯此访一定会与澳方商讨如何推进落实🧑🏻。“澳大利亚扼守印太通道,在印太战略中具有独特位置,这将是今后美澳战略协调的重点方向。”杨希雨说🧑🏽。
谈及今年美国“印太战略”的发力点👼🏽,两位专家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观察:第一,拜登正酝酿印太经济框架💭,以弥补“印太战略”缺乏经济支柱的短板🙋🏻♂️。第二🫚👩🏽💻,为“四方安全对话”和“奥库斯”扩容🏇🏻🧜🏿♂️,希望拉拢东南亚等国家,打造“四方+”“三方+”🆙⭐️。
就第一点而言,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仍处于务虚阶段🦔,可投入的资源有限。今年美国又临中期选举,结果可能影响对外政策和资金拨付🤜🏿。此外🙎🏽♂️,与传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关税减让等经济框架不同,拜登政府酝酿的框架以数字贸易🍵、供应链重塑等为重点,地区国家由于经济条件制约,“强行参与”可能反而违背市场规律🦹♂️,它们更乐见的是市场开放和技术转让。可以说,这一框架更多是为同中国争夺经济影响力而着急上马🔌、聊胜于无的项目,对地区的吸引力要打个问号。
就第二点而言🦸🏿♂️,美国希望拉拢的国家🔩,大多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𓀋,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贸然加入反华的“小圈子”,对它们而言弊大于利🧑🏻💻。更别说在“四方机制”内部,有一个“最谨慎的成员”——印度。印度学者拉贾·莫汉直言🙇🏻♂️,即使印度国内对四方机制表示欢迎的人也担心新德里将因此放弃不结盟政策以及长期秉持的外交独立战略。
力图避免“战略意外”
在访问的第二站——斐济🦹🏼♂️😞,布林肯将围绕深化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对冲中国影响力展开。
这也是自1985年以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斐济。斐济和美国还将召集并共同主办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的虚拟会议👷♀️,聚焦气候、新冠疫情和灾害援助等问题✊🏻。
美国一名高官透露👧🏿,拜登政府计划与盟友和合作伙伴启动一项新的太平洋岛国倡议,希望联合区域国家“提高在气候🍼、海洋和交通等问题上所定下的目标”。
这名官员称,美国还打算完成与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以及帕劳签署“自由联合条约”的谈判。美国与前两个国家的条约将在2023年到期,与帕劳的条约2024年到期。该条约包含美国对这些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免签等条款🤳🏻。作为交换,美国则会获得航道独家使用权等利益🦹🏿♀️。
吴心伯认为,拜登政府重视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有几点考虑。第一♎️,美国有强化西太平洋军事部署的需要🧙♂️,太平洋岛国中的一些国家处于第二岛链⬆️,有较强的地缘战略意义。第二,美国担心中国在太平洋岛国部署军事基地,力图避免所谓的“战略意外”。第三👐🏼,中国对太平洋岛国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上升——去年举办首届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正式启用中国—太平洋岛国应急物资储备库🛺,“一带一路”合作也使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深化🀄️。因此美国需要有所行动🏌🏽♂️。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弗雷泽表示,许多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欢迎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投资”🤱🏿,同时担心“过于卷入大国竞争”。可以想见,平衡外交仍将是太平洋岛国追求的政策取向🛀🏿。
半岛“静默期”打破后怎么办
在夏威夷🧑🏽🔬,美日韩外长将就朝鲜问题进行今年以来的首次线下沟通。三国的对朝事务代表也将会面。
杨希雨认为🤛🏽,布林肯将重点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在朝鲜发出“长期对抗”美国信号🤴、频繁进行导弹试验后,如何与盟友协调应对。第二🧽,继续努力将韩国拉入“印太战略”框架👴🏽。
在第一个问题上,朝鲜今年以来7次试射导弹,也是自2017年底发射“火星-15”型洲际弹道导弹后,时隔4年多再次试射中远程弹道导弹。另一方面,金正恩暗示可能“重拾”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更加深了人们对半岛局势的忧虑👳🏻♀️。
杨希雨认为,1月平壤的一系列表态和举动,预示着长达数年的“静默期”已经打破⛳️,今年半岛局势可能朝着更加紧张的方向发展🤬。因此美日韩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协调。
吴心伯认为🥒,美国对朝鲜的回应可能沿用一些老套路,例如拉盟友一起对朝加强制裁力度,或趁机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强化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等👺。值得注意的是,半岛局势的变化也可能牵动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布局。例如,由于日本是东北亚安全利益攸关方,今年的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可能被半岛问题“抢戏”🧑💼。
在第二个问题上,杨希雨认为韩国目前对美国的“印太战略”采取谨慎低调态度🫲🏽,避免选边🦸🏽。但“萨德入韩”事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犹在🗳,而如果韩国保守派在大选中得势,韩国可能进一步向美国的“印太战略”靠拢。总而言之🕵🏼♀️,今年的亚太棋局将上演何种博弈和变化🧑🏻🍳,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