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坚 发布时间:2022-04-11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俄乌局势持续发酵,在各国纷纷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日本央行却坚持超低利率政策,拖累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日元不升反降,全球通胀飙升的压力、日元大幅贬值给日本财政和经济发展带来超乎想象的负荷,接下来日本的经济政策能否尽快调整快速走出阴霾👖?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亚洲财经透视》邀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富达平台根据采访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您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收看采访视频。
Q1:俄乌冲突在持续,但是传统的避险资产日元汇价却不升反降,反复刷新六年半以来新低😈🍳,您觉得是有什么原因🗄?还有日元的避险属性是不是开始出现受到冲击的情况?
孙立坚🤵:最近国际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走势确实让大家非常惊讶,引起了很大关注。长期以来,甚至在日本经济“消失的20年”😢🍐,日元的表现一直是保持着强劲的优势🚋,但是现在这样一个反转,我想背后还是在于今天市场上的基本面👳🏽。不光是日本在发生变化,世界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国际金融资本,尤其在宽松货币环境当中增长的游资,都在盯住短期投资的机会🫎🤵🏿♂️,现在日本提供了这种机会。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日本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贸易盈余是其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也是支撑日元强势的动力👐🏼。而今天贸易盈余的减少🙋🏿,甚至贸易逆差的出现,使得日元升值引起的大量日本出口企业其海外资金回流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软化🦹🏽♂️,所以支撑日元强势的最强大的力量在减弱👰♂️。
另外,日本的利息一直保持着低位🧖🏼,而美国已经开始进入到加息的时间窗口,这种息差也导致了国际游资离开国际市场🎨。日元举债抛售日元,购买美元来获取高息货币的投资机会,这种息差交易也导致了日元贬值的开始🦟,所以在这种日元大势已去的背景下,日元避险的港湾功能也就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大家都开始寻找新的避险的工具👼🏻✌🏿。人民币最近走强的表现❌,就是在日元避险功能丧失的当下𓀑,开始在亚洲地区渐渐出现替代效应。
Q2:推动日元大幅贬值,曾经被认为是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最成功的指标之一,不过现在日元汇率如果继续疲软下去,能源和食品价格也不断上升,增加了家庭负担以及企业的原料成本。我们也关注到IMF下调了今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测来到2.4%🚻,坚持日元贬值,是不是会影响疫情之后日本的经济复苏呢?
孙立坚:日元的贬值会对日本的外向型依赖的经济结构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日本主要是靠它的出口带动其投资的竞争力。日本国内的消费市场一直较为平稳♟,当然一度也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带来了内需场景的改善,也提升了其经济的增速❔,但是它更主要的动力还是来自于外部的环境,这个变化给日本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首先俄乌事件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导致了资源稀缺型支撑出口的增长严重受到油价上升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这种输入性的通胀挤压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在进行下行调整,美国担忧经济过热以后美联储将加息带来的影响,于是都出现了止损和消费收敛的状况。这两大市场的收敛,再加上欧洲市场因为疫情还没有受到控制,所以日本整个的出口场景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些都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困难。再加上日元现在作为套息的交易工具,而不是避险的工具,更加增添了一种麻烦🧑🏫,也就是日元越贬值▫️,它的进口成本就越高,而在需求端♍️🚵🏻♂️,却没有任何的因日元贬值而增加的市场份额,反而是需求的萎缩带来了日元的贬值,加重了进口端的成本压力🤹🏽,而没有带来出口增长的对冲力,这使得日本的贸易盈余——日本经济的支柱力量——弱化了🧔🏿♂️。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对于日本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外向型的出口动力就会受阻🐞📶,会拖累日本经济的发展,甚至使得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以找到一个继续施展的空间。
Q3:从国际环境来看🤛🏻,您刚才也特别提到了输入性的通胀,压力非常的大🐒,那日本今年一月份的经常项目的收支逆差超过了一万亿日元,并且连续第六个月出现了贸易赤字。日本经济的新闻还指出,日元贬值面临陷入到恶性循环的风险当中,那么以日元贬值为前提的日本经济政策是遇上一个转折点,您认为日本会不会出现这种滞胀的情况呢?还有就是日本央行会不会要做出一些调整策略才能够走出当前的困境💴?
孙立坚:我们已经看到这种风险在增加,但是我们注意到日本央行的态度🪪,黑田东彦行长对于今天这样的情况💫,依然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的效应😯👗。他还是将重点放在改变日本经济消失20年造成的结构性通缩的问题上,这使得日本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够尽快地收敛,他还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来改变物价的环境🆙👨❤️👨,使得企业的交易条件得到改善,实现利润的增长🤜,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强资本市场的估值效应,带来经济下行过程当中财富性收入的增长,提升消费支出🤾🏿。在经济下行时候,政府的支出起到关键的作用,而政府财务的成本需要宽松的货币来提供降低的空间,通过日本这些年温存的强大的供给竞争力,使得宽松的货币带来日元贬值的趋势,提升国际市场的出口的竞争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认为今天的通胀是输入型的,他认为出口恶化是来自于地缘政治动荡和中国经济的下行调整👫🏻,所有这些判断他都认为是一个暂时的效应👩✈️,所以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认为利大于弊,还是继续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走势。
Q4:我们还关注到新任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多次强调改革,推出“新资本主义”的概念🙅🏼♂️,也就是说把一切都交给市场,还不能够完全依赖竞争,同时他还表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强安全经济作为发展的引擎🔔🕧,您觉得日本的数字化产业方面是不是存在一些发展的优势呢🥥💅?
孙立坚:实际上我们要谈今天日本在数字产业的优势,还是要从“安倍经济学”,甚至是更早的几届日本央行行长采取的货币政策目标来看,从中能看出日本一直想走出经济长期低迷的阴影。但他们也意识到光靠货币政策不能解决日本创新上的落后,尤其是在高端服务业💇🏼,即我们讲的高科技领域🤏🏻🤽🏻、生产性的服务业上面💁🏿,日本的创新不仅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后起直追的韩国和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日本一直在强化创新的积累,也认为其高质量的制造业对于今天向更高境界的创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我们已经看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上面🚴♀️,日本的特种材料的供给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市场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在机器人等高新科技上🕑🔋,日本尽管不是不像过去那样具有全面的优势,但是在某些产业,尤其数字产业🌯,他的竞争力是不可小觑的,所以他想进一步地通过国际市场来发挥这种竞争力。在这20年当中,日本企业积累的创新和日本政府借助于这种积累加大了对创新的投资力度🧑🏻💻,这些都提升了日本未来在数字产业方面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