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玉韶 发布时间:2023-07-04 来源:中国社会报+收藏本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对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作了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厘清养老责任边界。《意见》指出,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概念👩🏿🔬、范围🪼、内容作出明确的界定🔻。从2013年起👩🏿✈️,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顶层设计的关键性制度——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在养老服务中应各自承担什么责任,责任的边界在哪儿👲🏻?这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在四方责任中🏵,最需要厘清的是政府的责任边界,政府的责任边界厘清了,其他责任也就相对清晰了。中国特色“大而全”的养老服务涵盖老年期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的生活和照护服务,内涵外延都很广,不厘清政府的基本养老服务责任边界,政府将承担无限的责任🏃♀️➡️,也无法充分调动其他主体的积极性🚣。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由“家事”变成了“国事”。根据富达注册老龄富达平台银发经济课题组预测,在人均消费水平中等增长速度背景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为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的27.8%,占GDP比重的9.6%☝️;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为49.9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的35.1%,占GDP比重的12.5%。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对于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对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直接作用🤏🏻:
一是基本养老服务本身是一个大市场。《意见》指出,基本养老服务是“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了16项基本养老服务内容👨🏻💼,面对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是一个大市场。根据我国的国情,基本养老服务可能少部分由政府直接提供,大部分将由政府购买🙎🏻♂️、由市场和社会提供服务。建立基本服务体系🦸🏻♀️,对于长期以来有效需求不足的银发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二是非基本养老服务发展空间巨大。养老将由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变,实现从养老到享老。基本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中所占比重较小,而老年人所需要的大量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享受型的服务大多属于非基本养老服务⛴,需要由市场和社会提供🐅,为银发经济发展留出了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