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昊、胡唯哲 发布时间:2016-03-30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为政府出谋划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力军和各学科人才聚集的高地,在智库建设过程中有着独特优势🛋。
全球智慧版图中的中国智库
从国外经验看🧑🏿🏭🔟,西方大国的智库建设经过百年甚至更长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官方智库🗡、民间智库、高校智库三位一体的基本格局🌦。智库影响决策的机制、智库与政府身份的转化机制都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影响着该国政局,也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世界格局👰🏼,以美国为例,其近2000家智库中💌,有高校背景的占到一半左右,虽然自1970年代以来👩🏻🦽➡️,高校智库的作用逐渐下降——1970年代前🤳🤸🏿♂️,高校智库是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倚仗力量——但是,目前✭,美国的高校智库依然能与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且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智库发展是滞后且具结构性缺陷的,主要体现在我们政府智库(以社科院、各级政策研究室为代表)的强大,以及民间智库的孱弱(因其经费来源🙇🏿♀️、影响力等),同时,高校智库往往随着高等教育的特性消弭了其智库特征,而强化了研究功能,这样的情况,使得中国的智库往往是“政策阐释性的”(对政府已作出决策进行深入阐释和细化)或者“内生性”的(在党和政府的内部产生,对于外部世界的反映是相对滞后的,受制于上级领导或部门),独立性的见解往往来自于学者的研究或从业者的思考,缺乏能传递影响力的运行机制。
国外经验表明,在多种智库形式中,高校智库是最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多数知名智库均依托高校或有着深厚的高校背景🙉👩🏻🦯➡️,美国75%的智库设在大学⭐️。就我国而言,高校智库也占据了重要位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15年初发布的《2014年全球智库发展报告》中,共统计有429家中国智库,其中高校智库占到总量的一半。
从高校智库自身来说🤭,与官方智库、民间智库相比👌,至少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高校智库是相对中立的机构👰♂️,在开展研究时可以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视角可以放得更开🔩;第二✅🐬,高校智库能拥有充足的人才和学术资源,能以最快速度集聚和组织学科人员开展综合性研究;第三👨🏿🎨,高校智库更具开放性,能通过开展国际交流获取第一手的信息资讯👨🏿🏫,做出迅速反应。
但是相应的🫵🏽,高校智库的缺点也很明显⛲️,学理研究与现实效用之间的差异,类似官员的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的缺乏👩🏼💻,政策研究报告撰写的不专业等都使得高校智库相比专业智库来说显得较为“业余”。从我国来看,目前高校智库建设还明显滞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份量、有影响的智库不多🥄,结构不尽合理🤚✷,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高质量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不多,每年提交的咨询报告对重大决策产生影响还不理想。究其原因,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规律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建什么智库、怎么建智库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体系。
黄 昊:富达平台助理研究员
胡唯哲:富达平台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