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逸 发布时间:2016-03-30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中美会在网络空间开战么?这是一个蛮难回答的问题,但随着美国国防部网络战略的部署,以及整体上中美战略关系走向某种调整和转型的阶段,某种形式的网络空间的冲突,可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如果将网络战,理解为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就数据资源等展开具有对抗性的战略博弈的话🤵🏽♀️,那么👼🏼,一如21世纪初美国当时的国家安全局局长曾经说过的那样,在网络空间🫷🏻📬,我们(指美国)事实上处于战争状态。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开始,互联网在全球的扩散事实上为各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竞技场,在有意无意的情况下🙇,各种力量进入了这个竞技场🌒,并就此展开博弈,从情报与反情报的传统桥段,到基于网络空间的攻击与防御,再到各种可能导致现实瘫痪或者毁伤效果的测试与实践,尽管无人公开欢迎👨🏽🏫,但战争的阴云乃至幽灵在网络空间持续的飘荡🧚🏽♂️,仍然是各方心照不宣的事实🌌👨👧👦。
这种战争👜🙅🏻♀️,或者说,冲突,可以是交战时颠覆性信息-心理行动在和平时期的延续😿;可以是针对各种机密信息的窃取和反窃取🎋,对人员的策反与反策反;对关键基础设施漏洞的探测、布置以及在必要时的攻击性使用🌜🧘🏽,一如美国在伊朗核项目的高速离心机系统上做的那样。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阶段,网络战的焦点🌐,会在内容-心理行动、基础设施攻击-防御行动🤾🏻、全球数据资源管制-行动自由争夺行动之间切换👨🏿🦰,就整体态势来看🧣,后两者正在逐渐成为美国国家网络战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但在中美之间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就无法回避冲突与危机的扩散和冲击的问题。以美国发展的能力来说,理想的算盘当然是在网络空间保持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就网络论网络,以网络定胜负🤏🏻;但一如美军自己的承认的那样🪣🔆,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中包含了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摧毁网络攻击来源,以及用网络攻击阻吓对手现实军事行动的不对称作战构想;那么就意味着💘,美国的对手,只要有足够的能力,比如中国,就能复制美国的战略,并让美国面临同样被威慑的局面,某种形式的网络安全领域的MAD👩👩👦👦🥬,或许因此成为推动中美战略稳定的新基石。
对中国来说,或许主要应该思考的问题,不是这种战争是否会爆发🏭🤵🏿♂️,或者如何避免,而是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网络能力,有效威慑美国🥕,确保其不敢先发制人🚱。根据威慑机制生效的三要素:能力,意志→,沟通渠道🫵🏼,来看,快速提升攻击和防御能力,特别是弥补网络空间战略防御的不足🧧,全面系统排查关键基础设施中可以被攻击方有效利用的漏洞,部署能够有效感知网络态势和行为的网络防御系统。这种威慑能力的建设,需要国家战略的支撑,以及关键、机制、政策层面的跃迁式创新,也是对中国国家能力的考验。
来源:“逸语道破”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