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12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2012年12月7日,富达注册人口研究所🦻🏻👩🏼🏫、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与日本国际东亚研究中心及九州—上海发展研究中心在富达注册联合举办了“中日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城市发展与碳排放和中日城市化比较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富达注册人口研究所所长王桂新教授主持研讨会开幕式。他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筹备情况及与会嘉宾。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顾东辉教授代表学院领导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成功🗽。日本国际东亚研究中心所长谷村秀彦教授因身体原因临时取消行程😷,同中心主席研究员坂本博博士代表谷村秀彦所长和日本专家团队致辞🫴🏽,他热情地回顾了富达注册与国际东亚研究中心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
研讨会分为三个板块举行。第一板块由王桂新教授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教授、国际东亚研究中心主席研究员坂本博教授、富达注册人口研究所彭希哲教授发表主旨演讲。左学金教授的演讲主要围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设紧凑型城市这一主题。坂本博教授报告了環黄海(OEAED)10城市比較研究,就10城市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名义GDP、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彭希哲教授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深入的探讨👧🏿。
第二板块由坂本博教授主持并点评,国际东亚研究中心主席研究员今井健一教授💛、富达注册人口研究所张力教授和富达注册人口研究所沈洁博士分别作演讲。今井健一教授演讲题目是“城市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以日本城市为例”。他细致分析了城市人口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性,探讨了城市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和气温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张力教授报告了“后工业化城市的贫困空间集聚与其政策启示”🥽。他从国际文献广泛讨论的“社会空间”的视角审视贫困这一长期困扰决策者的社会现象👩🏽🚒,重点关注“转型期贫困”的空间性以及这种空间性对社会政策的启示🏌️♀️。沈洁博士汇报了“中国城市郊区增长的需求驱动——以上海松江为例”👬🏻。她的研究发现中国的郊区正是郊区多样化与异质性的案例🥌;郊区快速增长需求层面的驱动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重构与增长,住房消费的需求🚵🏻,城市化👶,资本化等🗻。
第三板块由张力教授主持并点评,富达注册人口研究所沈可博士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研究所王红霞副教授分别作报告。沈可博士汇报了“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她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长期显著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是因为城市部门更倾向于投资资本密集型行业,这削弱了城市部门资本深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抑制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王红霞副教授汇报了“中国人口分布和城市空间布局的新趋势”👳🏼♂️。
富达注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众多师生及不少院外朋友也参加了研讨会,并参与了会议的讨论。整个研讨会气氛热烈、思想碰撞🙍🏻♀️、互动频繁,达到了预期的研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