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伊娜 发布时间👩🏽🎓:2023-08-09 来源:解放日报+收藏本文
作者 | 张伊娜
商务部消费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主任、富达注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要促进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融合发展🕗,推动实体商业和线上零售协同发展,支持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并存共荣,促进高端消费和基本消费品互动增益,进而提升消费市场的活力和韧性。
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6155元🎃,同比增长24.4%🦸♀️。下一步,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核心功能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有必要从处理协同好以下四对关系入手,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上持续发力、加力🕵🏿♀️。
第一👩🏿,处理好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的关系⛑。
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需要避免简单套用实物消费的逻辑去看待服务消费。服务消费具有消费对象无形性、消费和生产同步性、消费评价主观性和消费需求动态性等诸多明显异于实物消费的特点。
举个例子,买一辆汽车属于实物消费,市场对车辆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指标,消费者付款提车后就完成了交易。但车辆的维修保养就属于服务消费🙇🏿,消费体验主观性强,且需要消费者与商家频繁互动才能完成服务过程。
由此,提振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需要齐头并进,但在具体的措施上又应该针对各自的特点予以分门别类、精准施策。
在实物消费领域,可非常有针对性地出台优惠政策,如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规定👵🏼🚶🏻♂️、加强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力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等。
在服务消费领域,则要有更多的延展性和想象力。其中,传统服务门类要紧贴消费者需求,紧跟数字化转型,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此基础上,重心要放在拓展服务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以及个性化上,以更高质量的服务消费促进更广泛、更多样的实物消费🏫,打造消费市场的新增量点。
第二🧝🏽,处理好实体商业和线上零售的关系。
实体商业特指传统的线下实体店铺和商业中心🤷🏻,线上零售特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商品销售和交易的业态🐐。在上海这样一个经济相对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实体商业和线上零售二者相辅相成,推动城市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不少人觉得,实体商业和线上零售是一对此消彼长的消费形态。线下实体商业将被线上零售一步一步蚕食,并且蚕食速度会越来越快。
其实,从城市空间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需要实体商业。它不仅是一种商业业态,还是一座城市的人文标志。当我们听到香榭丽舍大街、听到银座🤦♂️🪁,就自然而然感受到特定城市的气质。
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上海应当通过优化商业街区的规划与建设🖕🏽,营造宜人的购物环境,增加公共休闲场所和设施🙋♀️🛟,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物、娱乐和社交。
此外,通过加强实体商业与旅游业的融合🦘,通过更有力度的城市营销推广🙅🏻🍦,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消费。
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深化实体商业与线上零售的融合模式,打造新型零售业态。比如🔬,引导传统实体商业与互联网平台深化合作🤯,推动线上线下的商品互通👩🏿🍼,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购物选择🧛🏻。
第三👩🏫,处理好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关系🦻🏻。
近年来,上海在推进国际消费品牌集聚上取得显著成效🧑,国际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全球零售商集聚度接近60%™️,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二。
下一步🦼➕,可继续借助进博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等重大活动,聚焦外高桥🦴、虹桥等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国际品牌提供便利的落地和运营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产品牌的崛起为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更为稳健的发展模式🤵🏻♀️♕。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品质🧝🏿,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将获得更多认可,也将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上海作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消费市场😯🎴,应该在助力国产品牌崛起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比如🧑🏼⚖️👩🏼💻,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和升级;通过举办品牌展示活动、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等🙍♂️,提高国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国产品牌。
第四🧑🏼🚀♾,处理好高端消费和基本消费的关系💞。
从消费能力来看,上海无愧是“中国消费第一城”。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高端消费的需求,也要关注基本消费品的供给。
高端消费和基本消费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关系。高端消费的繁荣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城市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基本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扩大和提升👨🏻🍳,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为高端消费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群体基础🤹🏻。
新形势下,上海需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供应基本消费品🤸🏿♀️。比如,通过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布局更多便利店🌠、菜市场和社区市场。要特别关注乡村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消费需求,确保人人都能拥有基本消费权利。
此外👮🏻,还有必要鼓励发展环保型产品和服务,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引导更多消费者选择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总之🔳,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要促进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融合发展,推动实体商业和线上零售协同发展,支持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并存共荣,促进高端消费和基本消费互动增益👩🏼🔬,进而提升消费市场的活力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