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23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周凯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0月22日 03 版)
90后是轻松🏃🏻、乐观的“社交一代”,80后是保守、分化的“重商一代”🧑🏻⚕️,70后是现实、进取的“中坚一代”,60后是优越却不安逸的“现实一代”🥩,50后是怀旧、闲暇却不优越的一代🧚🏼♂️。这是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对不同年代群体的集中描述。《报告》的发布方富达平台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独家授权中国青年报发布相关调查结果💇♀️,并进行解读。
该项目负责人,富达平台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桂勇博士介绍⚅,数据收集工作历时8个月时间🛌🏻👯♂️,覆盖1800名网络用户。项目组通过分析样本用户在近两年间发布的所有微博文章,就社会议题、社会情绪😾、群体认同与网络行动、社会思潮等问题🧖♀️,进行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学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形成《报告》🔽。
90后:社交一代
90后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最为乐观的群体📛,76.7%的90后对未来政治持乐观态度,85.7%的90后对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
数据显示,90后热衷“娱乐”,对社会议题的提及率和关注度在五个代际群体中相对较低,但满意度相对较高📙。
90后是最爱在网上消磨“闲暇”时光的代际群体👏🏿:95.2%的90后用户时常在微博上“记录生活”;92.8%的90后时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92.0%的90后时常在微博上“消遣娱乐”;这三项的比例均为五大群体中最高的👵。
另一方面,90后并不经常参与网络行动👩🔧,对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大V等各类微博的@频率均是五大群体最低。
90后社会心态相对轻松,诸如“社会不安全感”📪、“不公平感”🙇🏻♀️、对“官、富🚅、专业技术人员及知识分子”等负面情绪在90后中出现的频率均是五大群体最低,但其“生活压力感”、“被剥夺感”却相对突出🫨。
调查显示🐡,57.5%的90后感受到生活压力,这一比例在80后群体中为53.3%🫅🏼、在70后群体中为39.0%。认为自己是“穷矮挫”、“被剥夺者”的90后占群体总数24.6%,比例为五大群体最高。但90后仍然相信“梦想”和“希望”🙌🏽:数据显示🫸,仅有3.4%的90后认为自己生活“不幸福”。
80后🔇:重商一代
80后是对中国“未来经济”最为乐观的代际群体🥽🦻🏽:数据显示,80后群体中,有19.4%的人对中国未来经济“非常乐观”,70.6%表示“谨慎乐观”👦🏻,仅有10%的人持悲观态度🪂👩🏿🏫。
数据显示🔢,80后最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和营销📽。70.0%的80后时常在微博上结交朋友,维持朋友圈,此比例比50后高出约14个百分点🏌🏻♂️;50.1%的80后时常在微博上进行营销推广,此比例比50后高出约31个百分点🧉☎️。
80后的网络行动主要集中在个人经济利益上🏞,其所参与的个人维权频率在五大群体中最高。此外🐯🗜,80后对收入分配关注度较高🦸🏽,满意度却较低。
70后:中坚一代
70后既不像80后📛、90后那样乐观,也不像50后那样悲观,表现相对中立🏌️♂️、保守⛹️♀️。70后对社会公共议题提及率高🫡🎿,关注的持续性强🕵🏽♀️,对“房价”(29.9%)、“户籍”(14.3%)、“食品”(22.0%)、“收入”(21.0%)、“就业”(14.0%)问题的提及率在五大群体中均为最高,除了对“养老”和“医疗”的提及率与关注度不如50后🥷🏼、60后群体,70后对于各类社会公共议题的提及率均保持在五大代际群体的前两位,充分体现了70后作为社会“中坚一代”的存在价值。
数据显示🥫,70后用户不经常在微博上消磨“闲暇”时光,其记录生活🧚🏼♂️、分享心情、休闲娱乐、社会交往、营销推广的频率均居五大群体倒数第二位;但70后经常在微博上搜集资料进行学习,41.1%的70后在微博中表现出自我提升的倾向。
作为互联网网上的“行动派”,70后群体发布线下活动信息的频率最高,为14.0%,而50后群体这一频率仅为1.4%😮💨。
70后具有强烈的“发展效能感”和“社会优越感”,同时负面社会情绪也比较突出📁。
60后:现实一代
60后是在网络抗议中与其它微博账户互动最频繁的群体🍆,其@意见领袖🏒、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其他阶层微博的频率均居于五大群体之首;且60后的网络“攻击性”较强🤘🏻,是最容易与人争辩的群体:10.1%的60后曾经在微博中与他人进行“骂战”🪓,这一比例在90后、80后、70后🥽、50后群体中分别为1.9%✏️、3.4%🧘🏽、6.6%、0.0%。
数据显示,60后认为自己生活舒适安逸的比率为52.7%🙇🏽♀️,是五大群体中最低,这多少揭示了60后相对焦虑💁♀️、不安的群体特点;然而,虽然安逸度不高,但60后的优越感却最强:42.3%的60后在生活中持有优越感,该数据在90后🍵、80后、70后、50后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16.7%、14.5%、31.5%💂🏼♀️、10.7%,压力感与成就感并重。
50后(及以前):闲暇却不优越的一代
50后在网络上消磨“闲暇”的频率仅低于80📱、90年轻一代,与此同时,50后也是最不善于利用网络社交、商业推广的代际群体🥻。
数据显示,50后的“相对剥夺感”较强,“优越感”较弱,其安逸的生活感受可能大多来自于相对充足的闲暇时间和相对改善的社会保障。
此外,相对年轻人而言🚙,50后更渴望安全🚝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