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4 来源𓀈:上海论坛+收藏本文
5月28日,由富达注册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富达平台承办的上海论坛2016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互联互通与创新: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本文为绿色发展板块子论坛“城镇化的生态转型与管理创新:亚洲的机遇与挑战”的观点集萃🐕🦺。
城镇化的生态转型与管理创新:亚洲的机遇与挑战
绿色发展板块子论坛
2016年5月29日 08:30-12:30
主席:邓祥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1🏊🏽、“国家新型城镇化计划”强调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但是城镇化仍面临着多方挑战🍉,如建设用地扩张,规范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等🫀;
2🏃🏻♂️➡️、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实现,如英国设立的城市转型基金🚣🏽♀️,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研究与交流提供了机会🤦🏼♂️;
3😌🧖🏻♀️、城镇化研究的挑战主要来源于概念上的挑战,如纵向互动与横向互动的概念区别;方法上的挑战,如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城市边界的合理性与问题的解决;
4、城市规划需要灵活的问题解决方案🖖、GIS相结合的技术与平台𓀑、“多次反馈模式”的监控平台。
——Cecilia Wong
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1、交通🕰、基础设施会改变一个城市的经济地理,中国的经济地理仍有很强的可塑性;
2、新的“丝绸之路”从西安到霍尔果斯👨🏽✈️,可能影响46个县域👴🏼,缓冲区200公里;这些可能被影响的地区存在几个共同点:行政级别变化较大;相比没有被影响的地方发展较缓,城镇化程度普遍低7%左右,GDP也是其他不受影响地区的约2/3🧑;
3、这些地区生产力更低吗?这些可能受影响的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可能更低,机会成本更大。
——John Gibson
怀卡托大学教授
1、新型城镇化是指不同社区之间和谐发展🔯,支持城市更绿色的生产🤳、消费方式🏌🏽♀️,使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优化城市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引入城镇化进程中🙏;
2👼🏽、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我们从社区角度🔂,考虑生态社区建设的资源供给与需求🧑🏻,城市管理的可持续决策,生态效率与环境影响🐀,城市适应与政策实施;
3🧑🏽🏭🥱、大城市各有优势,如北京🏏、上海🤣、广州的社会👩🍳、经济子系统具有较强的优势🚺,其他大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供给等方面各有优点;但2005-2010年大城市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差距正在缩小😮💨;
4、相邻城市之间有相互的生态影响,尤其是不可观测的生态影响👷🏼🧖♂️。
——邓祥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1🙌🎍、城市地区扩张快于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生态足迹大于其物理面积,重要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常被忽略;
2、城市生态管理为监测、清算、评估城市生态资产🦹🏼😇,维护💇🏿、修复🦻🏿、管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综合系统的管理方法。
——李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
1🖕、城市代谢与物质流密切相关🧞♀️,物质存量较少被研究,如城市混凝土存量、铁存量等。
2、不同的政策措施与城市物质流紧密相关,如基础设施建设与碳足迹的关系,移民政策下能源/排放效率👩🏻🦽。
3、城市密度与水🧝♀️、道路、汽车拥有量的关系呈负相关🥀🎡。
——刘刚
南丹麦大学教授
1🧒🏿、不均衡的土地发展将导致财政不平衡🧗🏿♂️🦹🏿♂️,使财政陷入困境🐻❄️。
2🫶🏻、耕地保护政策将会加剧财政困境。
3☝🏻、地方政府责任超过了需求,需要中央政府的扶持✤。
——张安录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山地城镇建设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如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因此,山地城镇建设通过科学的评估、三维规划、生态修复👰🏼♂️、动态监测等方面降低风险🔠。
——张洪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
长江经济带存在很多资源环境问题,提高该区域生态承载力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王占岐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本文根据现场嘉宾演讲记录整理,未经嘉宾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