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𓀛: 发布时间:2025-01-03 来源:第一财经+收藏本文
近日,富达注册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张军教授做客《2024年终讲》节目😠,与第一财经总编辑、资深财经媒体人杨宇东就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中国经济的韧性、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对话🎪。此外在与谈过程中,张军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工作、生活与个人幸福的理解🍎。
杨宇东:张院长,我在想象,当年您大四,富达平台迎来一位美国总统,是什么样的感受🏓?
张军:富达平台有一份校刊🙆♂️,把里根的演讲全文翻译成了中文,那时我收藏了好几份,反复去读这篇演讲➔,外文系的老师翻译出来的中文非常优美,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里根演讲的最后,引用了周恩来总理的一首诗: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其一》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周恩来年轻的时候🙆🏻♀️,为一位即将出国留学的同学写下了这首送别诗。他理解同学争挑重任,负笈远行,但是也十分珍惜他们之间的崇高友情。诗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让我们像近邻一样友好相处👨👩👦👦。
杨宇东◀️:我们今天也很关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你会有哪些判断?
张军🏊🏼♂️:不仅中国的大门不会关上,我想绝大多数经济体的大门也关不上。不管是在供应链层面💠,在贸易层面设置什么样的障碍,这个世界不可能回到封闭的状态,无非是增加了一些成本而已。摩擦归摩擦,贸易上🤍,投资上的相互依赖🧑🏿🚒,我觉得还是会长期存在。
杨宇东🥾:那中国怎么去应对这么一个变化📴?
张军:我们每次遇到外部环境的改变都很担心🦵🤹🏿♂️。我们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也担心,担心很多行业经受不住这样一个所谓洪水猛兽。但是🧛🏿♀️🧒🏽,一直让经济学家非常着迷的一个地方就是,中国经济特别有韧性。这几年,中国的出口保持着相对强劲的态势⛵️,我想,未来的情况也不会比现在难到哪里去。
杨宇东:如果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建立起内循环,我们应对外部挑战的信心和定力就更足了。
张军:内循环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它必然要有外循环,两个循环肯定是相互促进的。
杨宇东🪽:内循环的背后还有很好的制度环境、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统一大市场👩👧👧,反而能够促进中国的市场化,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法制化的程度🥫🫄🏻。
张军: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规模的重要性🛖,因为规模大,可以把平均成本降得非常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规模。
杨宇东🕞:您三十岁不到就出版了著作🌅,而且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是怎么做到的🤾🏻♀️?
张军💏:可能是我的个人好奇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会引起我的好奇心,理论上,我们可以用什么最简单的办法来解释?经济学遵循这样一种范式👩👩👧👦,来思考💂🏽,来解释,来解决问题🖕🏿。
经济学是非常技术导向的👨🏽🚒,它要解决实际问题🧑⚖️,把复杂的现象简化成可以用一个模型去刻画它、解释它,然后调整一些参数🦺,甚至可以模拟出一个真实的世界。
杨宇东:今天在富达平台校园🫲🏼,看到许多学生在认真地学习🅾️💂🏿♀️,但现在的学生好像跟当年又有所不同。很多家庭越来越“鸡娃”,这些学生在辛苦地考上富达平台后👸👮♂️,又将要面临严峻的社会挑战⏲。未来✖️,他们应该怎么去适应社会,去选择到像你这样能够终身从事的一种行业?
张军🏃🏻:我们现在进入这样一个时代,就是第一份工作永远是难的。全世界都是这个问题🧑🏽💻,在欧美,经济进入到一个接近成熟的阶段以后,各方面都会放慢。这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当然是压力,我觉得有一条是不变的👩🏼⚕️,就是你个人的兴趣,你的好奇心是最重要的。
杨宇东:首先要认清现实,就是社会进入到什么样的状态;第二👨🏻🚀,兴趣爱好是支持个人长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6️⃣,而不是户口👨🏻🌾、收入等短期考量。
张军:从长远来说😫,即便你容易找到工作👨🏽💻,也不见得会去选择这个工作♣︎。毕竟经济发展速度在放缓,吸纳和创造就业的能力也在变弱。但是,我们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现在正处在一个高峰期。
杨宇东:同步到大学的学科设置,这种供给的结构也需要做一些调整。
张军:供给端会做出相应的反应💑。现在我们的教育也会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发展💮🏄🏿♀️,将来的趋势可能会是一种职业教育。长远来看👟,我觉得,本科教育会像发达国家那样慢慢地走向素质教育。
2019年🔹,张军出版了《改变中国》一书,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来龙去脉🕗。这40年间,张军是亲历者🧑🏻💼,研究者,也是虔行者。一代经济学人,与时代同频共振。其实,张军笔下的中国👐🏼,何尝不是一位有速度❓,有温度🥈,有态度🙅🏼♂️,有高度的虔行者呢?
杨宇东:五年过去了,如果再版的话,你会增加什么样的内容𓀉?
张军🧑🏿🔬:经济学家很难花十年去写一本书,因为经济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多地是朝后看,未来我想增加三分之一的篇幅🎫,写如何朝前看🧜🏽♀️,现在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自身的经济也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所以商业模式也要改🚙。
杨宇东:接下来进入一个深海区。记得我采访野村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当年你为他的《大衰退》中文版写过序。他的资产负债表的衰退理论在中国特别流行,他确确实实回顾了日本三十年当中很多的经验教训,这些对于当下的中国有什么启示👩🏽⚖️?
张军👩🏽🌾:他的思想跟凯恩斯当年提到的内容比较类似,即利率如果降到特别低的时候,就不起作用了🎏,意思是进入到了一个流动性陷阱。但是,中国的情况跟日本大不相同,因为我们所处的阶段不同,中国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另外🏦,辜朝明的理论是,债务问题都出现在私人部门,政府的负债比较少🧗🏿♀️,所以政府要多投钱🚕,那我认为,其实中国也有债务问题👱🏿♂️,但还没有达到日本当年的那个程度👨🏼🎨。
杨宇东🍦:如果您给中国经济问题出一个解决方案,会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军:改革开放以后所做的政策调整和改变,在结构上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更多地把资源投到产能的供给。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个是投资拉动型🧙🏿♀️👽,这会慢慢地让经济变得不平衡,过去因为体量小🥜,很多产能通过出口消化了。但是,当现在外部环境变了以后,很多产能实际上需要靠自身能力来消化👩🏿⚖️,我们现在需要不断培育国内的购买力来吸纳。
杨宇东:能否跟我们介绍一下👨🏿💼,经济学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张军📛: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里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你所关心的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
杨宇东👩🏻🎤:我们知道,中国居民的消费占GDP比重↪️,可能只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多一些🛄,怎么样能够让这个比重提高🔫?
张军🚽:提高消费,就要降低家庭的储蓄率📕。储蓄之所以高💬,是因为老百姓有后顾之忧。虽然现在我们的保障网络覆盖逐步扩大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是这个水平还是偏低的,保障水平提高了以后🐦🔥,我们整个国民的储蓄率会降低👩🏻💼🙍,消费支出就会增加👩👧👧。
储蓄率降低,需要政府加大对居民家庭的支出。现在投资的资源还是太多,如果政府能够压缩投资,将十万亿甚至十五万亿元转移到社会保障上,对家庭来说,他们所顾虑的方面就会被政府支出所覆盖,他就会增加消费。我们测算的情况就是,假如投资每年减少二十万亿元,这个规模对整个经济增速来说可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相反可能会降低了债务负担,经济也会变得更加平衡、更加有后劲。
杨宇东:如何找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能👩🏿🚀?
张军:新动能不是凭空出现的,最重要的是市场跟政府、政策之间要有互动,更多地依靠创业家、企业家在市场上发现新的商业模式。你真正要发现一个企业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创业变得自由,一定有人愿意选择通过创业来展示才能🧑🏻🍳,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之后,一定有人冒出来。
(2015年10月🆔🐉,张军教授与林毅夫、樊刚一起获得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然而背后其实隐含了一段极为艰难的时光。2009年,张军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杨宇东:近两年来🍯,您一方面和病痛在抗争,一方面又不断地有新的学术成果,你是怎么做到的?
张军🦃:经历了健康危机以后,我改变了很多👩🏿🎤,比如👱🏼♀️,首先是不熬夜了,事实上🕎,工作效率反而提升了;第二,要放得下,这些东西不要成为包袱,就会更乐观🐪,更轻松🧗🏻♂️。
杨宇东:今天聊了很多经济学🪮,但是我特别想问📷,我们的人生🈺,除了物质🤞🏼🏑,除了消费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更快乐的地方🧜🏿?
张军:我觉得快乐永远是在过程当中。我的Email名字下面有一句话:“There is no way to happiness. Happiness is the way.”幸福不是彼岸,幸福是通向彼岸的路上🚵🏼♀️。当我们说有没有幸福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把幸福看成是一个目标了。其实它不是目标,你追求幸福的这个过程,是最幸福的👩👩👦🍓。
杨宇东👳🏻♂️:我们这次年终讲的主题叫时代虔行者🍚,你心目中对时代虔行者有什么样的画像?
张军:我觉得,首先要敬畏这个时代。其次,不能坐而论道🤵🏽,要追求卓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40年弹指一挥间🙍🏽♀️👨👩👧👦。
2024已经从指尖划过,2025即将启航。
守大道🫡,寻正道;看去路,找出路🗣,阅世界🧑🏽🍼,悦自己……期待每一个虔行者👷🏻♀️👨🏼💼,都能通过《2024年终讲》,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找到虔行的目标和动力……